在我国建筑业产业周期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接下来将用五力模型对当前及未来竞争态势加以分析。
(1)潜在进入者
截止2017年底,我国建筑业企业共有88074家(2018年底为95400家),其中总承包建筑业企业56912家,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1162家。从图3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筑业企业数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2007-2017年十年间,建筑业企业数量总体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6%,其中,总承包企业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6%,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7%。说明建筑业企业数量的增加主要是总承包建筑业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量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我国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基本维持在3.5%左右(图4),变化较小。
图3:2007-2017年我国建筑业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图4:2007-2017年我国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
总结,建筑企业虽然进入门槛低,但限于资质、盈利水平等因素,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主要在于内部优势企业的互相竞争。
(2)现有竞争者
从建筑业行业集中率(图5)来看,2017、2018年的CN8分别为19.5%、19.2%,呈轻微下降趋势,但是建筑业行业整体集中率较高,九万多家建筑企业,前八家营收占比已达近20%。其中,央企占据7家。国内建筑业整个行业呈现垄断竞争的态势,来自央企的竞争压力较大。
图5:2017、2018年我国建筑业企业行业集中率
从地域情况(图6)来看,2017年,江苏、浙江建筑业产值超过25000亿元,属于建筑业第一梯度,湖北、山东、四川、广东、河南、福建、北京接近或超过万亿,属于第二梯度。建筑业产值包含省内、省外项目产值,各省建筑业产值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域的建筑业企业竞争力。
(3)购买者
建筑业产品与人口需求有关,一般省会城市是是一个地区建筑产品需求最多的城市,以省会城市作为指标进行购买者分析。
从省会城市来建筑业产值占比来看,中西部地区以省会为核心的中心城市是建筑业产品的最大潜在购买者,东部地区则不局限于省会城市。
表1:2018年主要省会城市建筑业产值占本省比例
(4)供应者
当前,建材工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由于供给侧改革等国家政策因素,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的产量在2013年之后增长率放缓(图7),供给总体较为稳定;同时由于产能置换,环保因素,以及部分工厂从核心城市外迁等原因,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价格受季节性影响、运输距离影响因素加大。
(5)替代品
装配式建筑:自2016年国务院发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来,国务院、住建部多次发文提及装配式建筑,并逐步确定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一是发展目标,到2026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二是发展对象,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重点;三是发展方式,在建筑结构上,混凝土、钢结构、木制装配式的发展因地制宜;在技术上,一方面探索与BIM相结合,另一方面逐步完善行业技术标准。
目前,装配式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建造成本较高,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三是技术方面尚不成熟;但是,随着城市试点、产业基地试点的逐步开展,加之装配式工厂的建立、技术标准的完善,装配式建筑已经走在逐步完善之路上,未来大规模推广并不遥远。
此外,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PPP、投融建模式的运用等,也将逐步改变传统建筑业的运营模式。
写在最后:随着城镇化增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不再维持在高位,我国建筑业产品周期将从成长期过度到成熟期。在此期间,由于资质、业绩、行业盈利水平等因素,建筑业潜在进入者威胁不大;现有竞争者中央企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购买潜力最大的地区是人口聚集地区;供应建材限于国家环保政策、长江大保护、环保督察等措施的实施,会有一定成本上升;在替代品方面,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将逐步推广,另一方面总承包模式与PPP、投融建等模式的结合及运用将更加普遍。
注:本文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市公司年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